为推进美育工作深度融入思政育人体系,4月18日下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1024朋辈工作室带领30名计科学子走进音乐学院。在排练厅开展“0与1编织非遗密码,鼓与舞传承文化基因”美育素养提升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专职辅导员李艳萍、张旺旺以及本科生、研究生党员代表和青马班学员。

活动以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小花戏”和“翼城花鼓”为核心内容,通过讲解非遗文化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师生走近传统艺术、感悟非遗魅力。活动伊始,舞蹈专业的王晨曦便对“左权小花戏”与“翼城花鼓”展开了深入且细致的讲解,引领计科学子追溯非遗舞蹈的悠久历史。从辽宋时期的初步萌芽,到明清时期的逐步发展,再到当代的精致传承,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演变都与时代的风云变幻紧密相连,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与艺术创新。

在互动体验环节,王晨曦同学带领女生从最基本的手位与脚步动作入手,以“扇”为笔,以“步”作画,引领同学们学习小花戏“拧、扭、抻、韧”的独特舞姿。另一边,高杰同学带领男生深入体验花鼓的独特魅力。他以“凤凰点头”“鹞子翻身”等经典技法为切入点,声情并茂地向同学们展示了鼓点中蕴含的黄河涛声与麦浪韵律,他用“锵啷锵啷,锵锵啷”这样的方言拟声词开启节奏启蒙,帮助大家建立起“眼观谱、耳辨音、手应节”的立体感知。

伴随着鼓乐节奏的不断加强,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在小花戏独有的韵律之中,深刻地领悟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随着枣木鼓槌的有力落下,计科学子终于参透了“鼓是筋骨声是魂”的艺术真谛。千年非遗的密码,正随着青春的脉搏跃动新生。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沉浸式学习与反复练习,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左权小花戏”与“翼城花鼓”的基础舞步演绎,展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与艺术感悟力。此次美育素养提升活动,不仅是一次贴近非遗、感受传统的珍贵机会,更是一场震撼心灵的文化之旅。计科学子在汗水与欢笑中,真正走进了传统舞蹈的世界,触摸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精神底蕴与艺术价值。

未来,我院将持续推动美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更多样、更生动的形式讲好美育精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中“活”起来、更要“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