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计算解构历史,用数据讲述文化。6月27日,山西大学暑期通识游学课程“晋脉代码:山西文化计算之美探寻”开班式在计算与信息技术学院举行。教务处副处长张小敏,计算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曹付元,山西省文物博物产业集团总经理王利军出席仪式并讲话,来自学院课程团队的教师代表及全校各学院优秀学员40余人参加了开班仪式。
张小敏副处长指出,校本通识课程作为学生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专业核心课程具有重要的补充与拓展作用;在推进学用一体化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而通识游学课程更是推动通识教育内涵式建设,打破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的必要举措。对本次课程建设高度期待,希望打造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精品课程。
曹付元院长强调,本课程将着力推动学生实现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培养的深刻转变,通过跨学科协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专业知识的应用,全面提升团队协作与创新实践能力。
王利军总经理表示,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文物保护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更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同学们可以通过掌握数字技术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利用贡献智慧力量。
开班仪式中,张小敏副处长为学生代表授旗,标志着游学活动正式启动。学生代表在发言中承诺将遵循“专业交叉+任务导向”的原则,通过多学科协作解析晋北文化基因,用数据讲述文明故事,高质量完成游学任务。
开班仪式后,山西省文物博物产业集团文物数字化保护部张志华部长做了题为“山西文物数字化实施情况及数据应用探索”的专题讲座。
这次课程开班式,不仅是一场启程的宣告,更是一次梦想与成长的邀约。在未来的游学旅程中,同学们将在自然中聆听生命的韵律,在人文古迹里对话历史的回响,在实验与体验中激发无限潜能。游学不是走马观花的旅行,而是一场寻找答案、突破自我的探索;不是短暂的相聚,而是友谊与成长的珍贵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