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上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和CCF山西大学学生分会承办的“CCF走进山西大学”学术报告会在我院203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童咏昕教授、重庆大学李瑞远副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主题报告。我院6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副院长、CCF山西大学学生分会督导主任魏巍教授主持本次活动。
童咏昕教授作了题为“面向大模型的向量数据检索技术”的报告,详细剖析了大模型时代向量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与挑战。首先回顾了向量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并聚焦于面向大模型的K近邻搜索(KNN),探讨其在大模型知识更新中的核心作用。此外,还介绍了其团队开发出的面向大模型的KNN算法框架,能够高效检索相似的外部知识,为大模型的高效推理提供支持。
李瑞远副教授作了题为“分布式流批一体化时空数据引擎”的报告。针对城市领域中时空数据异构性和城市应用多样性的特点,李瑞远详细介绍了其团队构建的分布式流批一体化的时空数据管理引擎Start-DB。该引擎能够便捷、高效的管理海量时空数据,搭建起时空数据与复杂应用之间的桥梁,并具有高扩展、高效率、高易用性、流批一体的特点。
本次报告内容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和前瞻性,参会的师生积极与两位教授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促进了思想的碰撞,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此次报告令他们受益匪浅,深感启发。
个人简介:
童咏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优青基金获得者。2014年于香港科技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博士学位,2015年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计划”。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联邦学习、时空大数据挖掘、大模型向量数据管理与数据库系统等。近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3万余次。曾获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1)、首届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和多个国际-流学术会议/竞赛的最佳论文与冠军等奖励,担任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FrontiersofComputer Science》的执行编委、大数据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EEE TKDE》与《PVLDB》的编委、大数据领域重要国际会议DASFAA2024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PCChair);也是CCF杰出会员和杰出讲者、CCF会员与分部工委副主任、CCF走进高校工作组组长。
李瑞远,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中国电子学会优博,陕西省计算机学会优博,曾经担任京东城市时空数据组机构贷责人,带领团队打造了京东城市时空数据引擎JST,并应用于多个国家级项目。加入京东之前,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城市计算组实习4年。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获得了武汉大学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于2020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曾挂职担任共青团重庆市委高校部副部长,支持数字重庆的建设。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CCFA类2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2800+),申请专利40余项,其中有一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因在时空数据管理与挖掘方面的贡献,获2024年度CCF自然科学三等奖。现为CCF高级会员、CCF 数据库专委会执行委员(优秀执委)、CCF普适计算专委会执行委员。长期担任多个顶级会议和期刊的论文审稿人。
撰稿人:夏家豪;一审:郭敏;二审:魏巍